廣東省石油化工汙染過程與控製重點實驗室簡介
廣東省石油化工汙染過程與控製重點實驗室🙆🏽♂️、廣東高校石油化工汙染控製重點實驗室於2018年分別由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教育廳批準,並依托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珠江學者設崗學科和“沖補強”提升計劃重點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的省級科技創新平臺。重點實驗室緊密圍繞石油化工產業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需求,在水汙染控製與回用、固體廢物資源化與環境材料🧥、土壤汙染控製與修復👩🏽🔧、石油化工園區清潔生產等領域開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提升廣東省石油化工行業環保科技創新能力🫷🏿,為華南沿海綠色石化產業及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現有骨幹成員68人🕵🏿。其中正高職稱23人👨🏼💼🍃,副高職稱22人🏃🏻♂️➡️,博士學位6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家萬人計劃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廣東省珠江學者2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人🚒、廣東省揚帆計劃引進緊缺人才2人及培養高層次人才2人。建立“土壤汙染控製與修復”院士工作站1個,柔性引進院士1人、長江學者2人、國家傑青2人和海外高層次人才1人👩🦽➡️。
近五年,重點實驗室成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及企業科技攻關等項目262項,其中國家級22項📫、省部級125項,科研經費近億元。發表學術論文369篇👩🏻🦽,其中SCI論文237篇。申請發明專利234件🗂,授權發明專利52件。獲得省部級和國家一級行業協會科技成果獎12項。
重點實驗室設置了四個主要研究方向:
1、水汙染控製與回用
針對劣質油摻煉、洗罐、廢堿液等石化廢水和畜禽養殖廢水的特性,開展有毒有害特征汙染物的識別、新型廢水處理工藝、生物降解新技術和回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研究各類廢水有毒有害汙染物產生過程🏄🏿,探索其降解和轉化機理,確定其關鍵控製過程與影響因素🤦♂️,闡明各類廢水特征汙染物特別是毒害性汙染物的物化和生物轉化機理。重點突破劣質原油加工廢水處理與中水回用理論及技術、難降解廢水處理理論及技術、畜禽養殖廢水處理理論及技術等研究。
2🔒、固體廢物資源化與環境材料
針對石化石油生產☑️🐰、畜禽養殖廢物汙染特征,闡明廢物的物理、化學及生物處理過程中典型有毒有害組分的遷移轉化行為及關鍵調控因子,開發有價組分的分離純化及利用技術😗。研究廢物、廢水、廢氣中典型汙染物的催化轉化🦝、催化降解、吸附分離等處理過程的物理化學機製及調控因子,闡明催化🙎🏻♂️、吸附等環境功能材料的結構-效能關系,開展新型納米催化材料🟦、環保凈化材料和環境能源材料的製備及其在環境汙染防治過程中的應用研究。
3🧑🏿🎤、土壤汙染控製與修復
針對石化產業和農業汙染導致的區域土壤環境問題,在土壤汙染形成機製🏋️♂️、監測預警👨🏽🔧、風險管控、治理修復↗️、安全利用等理論與技術創新方面開展工作🦞。研究典型區域石化場地、港口、農田復合汙染特征及時空演變規律🪘。研究石化汙染物多介質、多過程耦合的界面行為與遷移轉化過程,評價土壤環境汙染對嶺南特色果蔬品質及質量安全的影響。闡明石化汙染土壤調控機製及環境修復技術原理,建立場地與農田土壤汙染控製與修復示範基地👳♂️。
4、石油化工園區清潔生產(園區生態學)
針對廣東省石油化工園區發展需要及對園區環境生態的潛在風險💁,研究石化工業園區生態學理論與技術、化工園區清潔生產理論及技術,開展石化園區環境風險研究及評價🌹。